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者声音 | 张红玲:让青年学生在人文交流中成长

发布时间:2022-01-17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 张红玲   浏览次数:

资料图(国际在线网供图)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发挥我国亿万民众作为中外人文交流主体的作用,在新时代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青年学生发出的庄严宣誓和铿锵承诺,让我们看到了血脉延续、薪火相传的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学生与经济蓬勃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祖国同频共振,他们活跃在各类国际舞台上,在对外交往中展现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他们是国内大型国际活动的志愿者,是奔赴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他们有很多机会以东道主或旅居者的身份来展示中国人的热情和素养,以个人言行演绎中国故事。青年学生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如何通过与世界各国民众友好的沟通与互动,促进民心相通和国际理解,是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首先,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善于倾听、乐于分享。在人际交往中,倾听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尊重和个人的修养,倾听也是一种人生智慧。苏格拉底说,上天赋予我们一个舌头,却给了我们一对耳朵,所以我们听到的话比我们说出的话多两倍。《史记》中言:“言能听,道乃进。”卡耐基也曾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这些都在强调倾听的重要性。同时,交际是双向的,善于倾听显尊重,与人分享情更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我们既是他人故事的倾听者,也是自己故事的讲述者。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由于交际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用心倾听和积极分享则更加重要,不仅体现对交际对象的友好、尊重和关心,还能够通过倾听和讲述彼此的文化故事增进相互理解和共情,跨越文化差异的障碍,从而让人感受到心的相通、情的交融。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刚刚结束,北京2022年冬奥会即将开启,这些主场活动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参与中外人文交流和在地化国际传播的良好平台。在进博园和奥运村里,志愿者们与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外交官、商人、运动员、教练员等广泛接触,他们在提供专业志愿服务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地与外宾进行一些延伸性的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文化体验,分享自己的认知理解,讲述中华文化故事。以善于倾听、乐于分享的良好素养给外宾留下美好印象的同时,通过青年学生的微观视角和言行,润物细无声地宣传介绍中华文化和中国理念,展现具有亲和力的新时代中国形象。

其次,要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与合作。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国际化、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日益凸显,在“地球村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多元文化语境中,需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民众相处与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曾就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共处(learn to live together)发布专题报告,强调在人口流动和科技发展加速、经济竞争和灾难冲突加剧的全球化时代,要教育青年一代搁置恐惧和文化差异,消除偏见和敌意,促进相互理解,只有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群体学会相处与合作,才有望建设一个和平、包容、平等、美好的人类社会。当今世界,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下,更加需要世界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在多元文化语境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友好合作是每个“地球村”村民应该具备的意识和能力,也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基础。

我国每年有数十万青年学生出国留学,他们背井离乡到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一方面要尽快安排好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并与室友和同学建立和保持友好、和谐的关系;另一方面,为了完成学业,他们还要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新老师和新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海外学子需要克服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积极与各类群体相处合作。每一个身在海外的中国留学人员都是一张生动的“中国名片”,都能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世界对中国的认知。然而这便要求留学人员一方面要增强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了解和克服文化休克、民族中心主义、刻板印象和偏见等影响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交际的心理因素;另一方面,要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原则,本着对他者文化开放、包容、尊重的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友好合作。

最后,要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人文交流一般包括人员交流、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其目的是促进国家之间人民的相互了解与认识。青年学生作为中外人文交流大使,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首先必须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理念有高度的认同和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认同和自豪,只有肯定自身文化的合理价值和正能量,才能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本落脚点,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是践行、检验和丰富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

习近平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中外人文交流中,作为文化主体的青年学生在与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相处合作时,首先必须对祖国、民族和中华文化充满热爱,感到自豪,才能够积极主动、热情自信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一个对自己国家和文化缺乏了解、毫无感情的人不仅难以担当文化使者的重任,甚至会因为缺乏底气和定力,而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从而加剧世界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误解与偏见。疫情期间,中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确保了经济生活正常运行,某赴美留学生对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和成绩不但不认同,竟然还公开发文用极其恶劣的语言污名化祖国,侮辱国人。这样的留学人员显然对自己的中华文化身份认识不足、认同不够,他们自认为见多识广,却不知在一个多元文化群体中,没有文化根基、不认同自己文化的人通常会因为不能分享自己文化的优秀故事,无法贡献自己文化的聪明智慧,而被他人看轻甚至唾弃。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理念的认同与自信。

全球化进程不可能因为少数国家的无端阻挠而终结,国际化的步伐也不会因为疫情的影响而停滞,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逐渐富强的中国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舞台,无论是在国内以志愿者和东道主身份参与国际性活动,还是走出去留学、工作或旅行,青年学生已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力量。我们要研究这一群体参与中外人文交流的规律和特点,在各级各类学校推进跨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自信和认同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保持开放、包容、尊重、理解和欣赏的态度,帮助他们将这些知识和态度转化为行动,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主动与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进行文化交流和思想交流,培养学生们乐于倾听和分享,学会相处与合作,以坚强的政治定力和良好的话语能力,传播中华文化,发出中国声音,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和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作出青年学生应有的贡献。

神州学人(2022年第1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戛夏